手機版
 
《烏衣巷》唐 · 劉禹錫

朱雀橋邊野草花,烏衣巷口夕陽斜;
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。


飛入尋常百姓家—— 諾語 2016-12-07

劉禹錫,唐代中期詩人、文學家、哲學家、政治家,有「詩豪」之稱。《烏衣巷》一詩曾博得白居易的「掉頭苦吟,歎賞良久」,是劉禹錫的懷古名篇之一。

本詩以一年一度「燕歸來」物是人非的前衛時空交錯(穿越)手法,表達大時代的瞬間興衰交替,今昔對比的藝術手法之高超令人每次讀此詩都回味再三。

烏衣巷,是東晉高門士族聚居的「豪宅區」,包括開國元勳王導,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居於此。橋上裝飾着兩隻銅雀的重樓,就是謝安所建。

朱雀橋,是通往烏衣巷這豪宅區的必經之路。

詩首以電影感極強烈的鏡頭,先從「遠景」朱雀橋邊的「野草花」,放射到烏衣巷上空的一抹「夕陽斜照」。然後筆鋒一轉,透過離巢的燕子「舊時王謝堂前燕」一年一度再次回歸時,「豪宅」赫然已經變成「尋常百姓家」。全詩以簡單詞句層層推進,形象具體地描寫出大時代改朝換代的無奈和唏噓,畫面卻如此鮮明,難怪當年白居易讀之都不禁「掉頭苦吟,歎賞良久」。

***** ***** ***** ***** ***** *****

繼前文【傷心橋下春波綠】延續尋訪廣東道之旅。

上世紀中葉,一批受到政治環境因素影響,從廣州移居到香港的玉器商人,開始在油麻地的廣東道一帶開設玉器店鋪,令廣東道後來發展成一個玉器的集散市場。也是當年東南亞玉器行業其中一個歷史悠久的根據地。

一九七二年美國前總統尼克遜訪華,掀起中國熱。香港玉器產品除供應本地市場外,亦行銷東南亞和歐美等地。廣東道玉器街在七十年代進入全盛期,有過百家玉器店和玉器商販沿街擺賣。自此,「玉器街」之名在業內不脛而走。 九十年代後期,香港成為世界主要的玉器生產和貿易中心,玉器產量居世界首位,廣東道玉石原料和製成品供應量佔全球的百分之八十以上。一九八四年,港府為安置商販,於油麻地甘肅街興建「油麻地玉器小販市場」A 區及 B 區,共約四百個攤位,主要售賣中低檔翡翠玉器、各類寶石製品及工藝品等。

二零零五年,廣東道(佐敦道至甘肅街)正式被政府命名為 「玉器街」。

過去,我輩甚少到廣東道參觀該區的玉器店,主要是由於這區出售的翡翠玉器層次和價格都甚高,一部分目標客人是以遊客為主。隨著經濟周期交替,遊客數量開始退減,這區已比過往的熱鬧略為遜色。最近,因工作需要,時常要到廣東道辦點事,所經之處,除了觀光的客人減少了之外,我察覺到其中一些店舖開始把翡翠價格已作出向下調整,積極變陣抗擊逆境;玉器工商聯會亦聯同區議會舉辦活動以推廣玉器文化。這是我觀察到廣東道的一些比較重大的改變。

一部分店舖把翡翠售價向下調節至普羅大眾都相對可以接受的水平,令市民感到驚喜,這情況可能有點類似當年那些王謝堂前燕子,重訪舊地的感覺,當市民在玉器店找到自己可以負擔的心儀翡翠,就會賓至如歸。相信當那一天出現,玉器行業就正式做到翡翠普及化,可謂「舊時廣東道翡翠,飛入尋常百姓家」。

※ 本文內容的版權由一諾翠 (ipromise) 擁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。
廣東道 · 玉器街
玉器文化藝術推廣月
油麻地 · 玉器市場







:: visits
網頁皇網頁設計 & 有意思網頁設計